半导体集成电路失传的《广陵散》被复原,真的很好听!-琴曼艺术中心

失传的《广陵散》被复原,真的很好听!-琴曼艺术中心

很多人都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小说中提到,古代名曲《广陵散》曾经失传多年,后来被日月教的曲阳长老盗墓得到。

向问天道:“在下有一部《广陵散》琴谱,说不定大庄主……”他一言未毕,黑白子等三人齐声道:“《广陵散》?”
令狐冲也是一惊:“这《广陵散》琴谱,是曲长老发掘古墓而得,他将之谱入了《笑傲江湖之曲》转台王,向大哥又如何得来?”
随即恍然:“向大哥是魔教右使,曲长老是魔教长老,两人多半交好。曲长老得到这部琴谱之后,喜悦不胜,自会跟向大哥说起。向大哥要借来抄录,曲长老自必欣然允诺。”想到谱在人亡,不禁喟然。秃笔翁摇头道:“自嵇康死后,《广陵散》从此不传,童兄这话,未免是欺人之谈了。”

金庸小说中的广陵散
小说情节倒是精彩,其中所述有关《广陵散》一段是真是假?

当然是!假!的!这是金庸老爷子搞艺术创作呢,不必太认真。

那么,这个《广陵散》到底什么来历?
世间所传《广陵散》已经失传一事是真是假?
要想弄清楚其中原委,必须对一位古代名人有一定的了解谭笑笑。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广陵散》世间只有两个人能完整地弹奏,一个是《广陵散》的创作者,另一个便是嵇康。
对,就是那个美男子,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

数千年前的一个月夜,嵇康一路踏歌走进了一个叫华阳亭的地方,在一片无边无际的宁静里,情不自禁地拨响了手中的琴弦。
没想到在这远离喧嚣世俗的山间野亭里,他的琴声会得到一位陌生人的击掌赞赏。
这位隐士只对嵇康说他是一位“古人”天伦儿,然后便像老友一样交谈起来呀卖呆。
一番畅聊后,他将一首曲谱传给了嵇康,并要他起誓不再传给任何人,然后拂袖而去。
嵇康为其命名:《广陵散》。
那么,那个创作《广陵散》的神秘隐士到底是谁呢?
无解。

华阳亭大概就是这么月黑风高的地方吧

公元263年,也就是嵇康39岁的时候,因为牵扯到一位好友的家族纠纷中,嵇康被司马昭下令处死(其中过程太复杂,恕不详谈)。
临行之前极品软饭王,嵇康神色不变,在刑场上用琴抚曲一首——《广陵散》。石乃文抚完琴曲,嵇康叹息道:“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然而,尴尬的是,自嵇康叹息“于今绝矣”之后,《广陵散》历朝历代弹家不绝,他们弹的,究竟是不是那支《广陵散》?


广陵散猜想一
嵇康的遗言中提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意思是,袁孝尼曾想向我学,我没教他。
然而有传说道:袁孝尼曾于嵇康弹琴时偷听,学得了三十三拍,被嵇康发现制止。
原本广陵散有四十一拍,袁孝尼领会其意,自行续了八拍,然终与嵇康所奏“广陵散”不尽相同。

广陵散猜想二
关于《广陵散》,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它的前身是《聂政刺韩王曲》,大略是说,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误期被杀,聂政逃亡,隐姓埋名,十年后趁着被韩王召进宫弹琴的机会,于琴腹中出其所藏匕首,将韩王刺死,然后自杀。
今存《广陵散》曲谱,谱中就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历来琴家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曲》看作是异曲同名。

荆轲刺秦王
既然这首曲子有原型,即便被嵇康改动过更名《广陵散》寻书网,《聂政刺韩王曲》也应该有人会谈,至少会有曲谱吧?
有也是有的。
这就是流传到今日的谱本↓

此谱记载于《神奇秘谱》,是今日经常演奏的版本,也是可以见到的关于《广陵散》最早、最为众人认可的记载。
“世传二谱,其中一谱由隋宫流落到唐宫徐琼霜,继而又流落民间,至宋时复入御府。其间经九百三十七年,朱权“以此谱为正,故取之。”
既然有曲谱,为何嵇康会说“今绝矣”这样的话?
仔细看看曲谱便知道,即便把它摆在你面前,你也无法打包票说对着曲谱就能演奏出原曲。

因为中国的古琴记谱是一个特异的存在。
中唐曹柔发明减字谱以前,琴曲是用文字方式记谱的,是不记载旋律节奏的。
哪位懂音乐的敢不敢挑战一下现存最早的文字谱《碣石調·幽蘭》?

现存最早的文字谱《碣石調·幽蘭》
(网友内心戏:别说弹了,字我都认不全!)

中唐以后的减字谱(真是简约而不简单)
世上有天书,就有肯钻研天书之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八月茉莉,再结合古琴乐的弹奏规律,对曲谱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打谱陪嫁丫鬟紫嫣,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又重回人间↓
曲子比较长,能静静听完就是一种本事。
既然后世之人有能力复原《广陵散》,为何千百年来总有关于此千古奇乐失传的传说呢半导体集成电路彭三顺?

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古往今来的音乐家,他们会不约而同这样回答你:
世间再无嵇康的卓然风骨,在某种意义上,《广陵散》不绝亦绝了。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