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紫杉醇价格哲思:阿多诺的美学与政治——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文化?-Shirley ART LIFE

哲思:阿多诺的美学与政治——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文化?-Shirley ART LIFE
编者按
这门课主要研读阿多诺,还有上世纪关于美学与政治的两次比较重要的争论。有一次是阿多诺是重要的参与者,有一次是重要的评述人。所以讲美学与政治迷失恐龙岛,不读阿多诺就没有办法来讲。但是讲阿多诺又很难,因为翻译非常难,如果不是理解透了阿多诺的思想的话是很难翻译的。本文基于作者2015年10月28日于中国美院进行的“美学与政治”七讲导读课中的第一讲整理而成。
引子: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文化?(上)2015
周诗岩:因为这是第一节课,所以我先来一个开场白。这门课《美学与政治》主要研读阿多诺,还有上世纪关于美学与政治的两次比较重要的争论。有一次是阿多诺是重要的参与者,有一次是重要的评述人。这个课程按说早就应该在美院开了,但是这学期是第一次在美院开。因为没人讲,不可能有人讲,因为太难了,有的人可以专门来讲美学,要是专讲政治也有人来讲。但是讲美学与政治,你不读阿多诺没有办法来讲。但是讲阿多诺又很难,我们可以看一下在国内连一本可以看看的中译的阿多诺文集都没有。因为翻译非常难,如果不是理解透了阿多诺的思想的话是很难翻译的。哪一本拿来,翻译可能都是千疮百孔、漏洞百出的。所以你们在国内的中文的资料中还蛮难看到关于阿多诺的一些比较值得看的东西。我们现在能看到这些译稿,听夏凡老师讲解其实是件蛮幸运的事。最后介绍一下夏老师,夏凡前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现为独立学者。全部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翻译,所翻译的东西与学术体制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个人兴趣。夏老师说:“阿多诺老师对我来说就是呼吸机而已”。其他的东西让他状态来了自己跟你们聊。我们欢迎夏老师。

夏凡:我在讲课之前先讲两句话吧,我也有个开场白的。第一句话,感谢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视觉文化系和BAU学社,我一定要着重强调BAU学社。感谢周诗岩老师和王家浩老师,非常感谢他们对我的信心,让我来这里讲。其实我是没有资格来美院来讲的。因为我最后的专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是国外马克思哲学。但对于美术我一窍不通。这是第一句话,感谢。第二句话呢,刚才周老师已经表达过了,但是我还要用我的话表达一遍。我这个课是相当枯燥无味的,相当也不能说无趣,只能说是有趣的反义词的反义词的反义词(你不要把它理解成否定,而是强调)。这种“无趣”怎么讲呢?我想了一下,大概是这样的。就是可能你们听别的课的思想感情是参观一个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那样的心情,那我告诉你,如果你带着这样的感情来听我的课你一定会失望的,那你现在就可以走了。我今天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抱着这样的心态听我这个课,才有可能听进去。阿多诺的这个话是非常让人受不了的,那么我们先说一句他比较温和的话,最刺激的话我暂时不能抛出来。即“奥斯维辛(位于波兰的犹太人集中营)之后的一切文化,包括对文化的最激进的批判,全都是垃圾。”也就是,我今天所讲的一切都是垃圾。照这个逻辑,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关门了,美术可以over了,美术批评可以over了。这还不是他最激进的。就在这个文本的这句话的前面大概十行的地方,他引用了布莱希特的一句话,“文化的大厦(或译为宫殿)是用Scheisser(shit,粪便)造的。”我先让大家感受一下。因为我不可能什么都去解释。
下面正式进入我要讲的课,今天的课其实只是一个暖场。让大家进入讨论的语境,我就当大家什么都不懂来准备这个课的。所以在我讲的时候你们有什么不懂赶紧来问,比如说提到一个人名或名词你不懂,那你赶紧问,我就给你来解释一下。这个课叫“美学与政治”。周老师刚跟我联系的时候她说这个课叫“文化批评”课,所以我准备的时候也是按照“文化批评”来准备的。但是我们做哲学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从概念开始搞,所以我又写下了这个标题——“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文化”。我本来标题写的是“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批判”。“文化批评”课当然首先要讲“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批判,什么是文化批判”。看了这个标题又觉得怎么这么像“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朱文的小说)呀?所以就把它改成了“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文化”了。但是由于我刚才念的阿多诺的那段话,大家也知道我这并不仅仅是一个修辞的表达,因为他确实涉及到“我们今天的文化是不是垃圾?”的问题。但是,阿多诺为什么会说这个话?我们这个课以后再慢慢讨论。
现在我们还是首先进入这个课,刚才讲到我这个课是非常枯燥无味的,所以大家忍着点儿。首先有个语言学上的小问题,在我的课堂上,“批判”和“批评”这两个词我是不加任何区分的。而这两个词在中文中的语义有轻微的差别,比如说艺术批评、文化批判、社会批判……但是总的来说他们的名声都不太好,大家一般都觉得是个贬义。根据周老师跟我介绍,在美院这两个词就是敏感词和禁忌了。而在中国的语境下甚至在世界上,批评家几乎与“托儿”同义。那么我们首先要进入这个语境的话,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批判。那么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批判(critical)和危机(crisis)都是同一个词源。这个在阿多诺文章里说“批判是在危机语境下对现存事物的否定”,也就是说现在存在的这个东西,比如说一个艺术作品,一个文化,是错的、假的。但是,由于它是一种否定,所以它在客观上也就意味着不够好,还有一个更好的东西给它。很多人对批判有误解——他们纳闷的是,你的优点我都知道,但是我为什么还要批判你?就是因为我认为你可以更好,而且只有更好(better),没有最好(best)。
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就是说你如果认为有一个完美(perfect)的例子在那里,显然我们现在是没有达到的。也有人说我:“你为什么总爱批判别人?”我那时候还不会用上面那些话来回答,我只是跟他解释,我只是觉得他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我想帮助他。但是别人就会觉得你为什么说我不好,为什么批判我。所以批判是不受欢迎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的。这样一个不喜欢批评的文化,大家都是有感觉的。从希腊语词根来讲,“krino”这个词,这是在我这里的第二篇文章阿多诺写的《批判》里,意味着作决定,意味着区分,就是决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或者说,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更好的。那么,因此和批判联系在一起的词就是“乌托邦”,就是目前事实还不存在的、但是比现在存在的更好的东西。
因此,“一切否定都是肯定”。无论我们能不能说出来那个更好的东西是什么,更不要说我们能不能做出那个更好的东西来,但是由于我对现实的批判,那么就有值得去创造出来的东西,真善美的东西置之不理造句。无论我们能不能说出这个东西、描绘这个东西,批判都是包括着乌托邦。而从最根本上说,批判的方法,它的目标最后都是归结到哲学上,虽然我们做文化批判的、做艺术批评的并不一定是做哲学的。但是如果你不了解哲学,其实最后是没有办法做批判的,因为有个评判标准的问题。因此要进入我们这个讨论语境,就要探讨第一个问题——批判的三个传统。古希腊我们就不讲了,我们直接指向近代。
第一个传统是康德的传统,康德写了“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潞安生活网。《判断力批判》被认为是一部美学著作。康德的批判其实就是理性的自我批判、自我设限。大家知道哲学史上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的“理性论”。讲到“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当然其中有经验论的解释,但是也会提到人有理性的能力,人有这种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所以才有理性。而康德的传统就是要给“理性”做一个自我的限制。这个就涉及到启蒙运动这样一个背景,康德他对“启蒙”有一个很著名的定义,在1784年《什么是启蒙?》这个重要文本里,他给启蒙下了个定义“启蒙是什么?是把人从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状态下解放出来”。
在那里,康德提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启蒙口号,Sapere Aude! 拉丁文,翻译成中文是“敢于理性,敢于运用你的理性”。理性这种能力我们都是有的,只是我们敢不敢用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四处批判,但是请问他骂他自己的导师了吗?没有。因为他不敢骂,不好意思骂或是什么。所以,你不敢运用你的理性,因为你有各种利害冲突,怕得罪人等等,“你好我好大家好”。因此,人必须在一切事物上有公开利用理性的自由,就是说要到公共领域去讲,私下里讲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批判这个东西显然不是盲目的服从权威和外在的规定,比如一些传统等,而是运用理性,自己认为对还是不对。
康德的“三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正好对应“真”、“善”、“美”三大领域。《纯粹理性批判》就强调什么是“真”;《实践理性批判》强调什么是道德;《判断力批判》强调什么是“美”。那么因此,他这里面的三大理性批判实际上是理性的自我批判,因为理性如果不自我批判的话,变成一种不受限制的理性的话,它必然带来灾难。我们为什么从启蒙讲起,因为阿多诺最重要的一个文本是《启蒙的辩证法》。启蒙本来是要用理性来消灭神话,但是由于理性的不断扩张,达到了一个无节制的程度,它就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走向了非理性。
比如说关于法西斯主义的问题,为什么在人类文明的这样一个高点,大家都觉得到了这样一个人间天堂的地步——大家都知道十九世纪下半叶,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德国开始的电气化革命,经济发展几乎和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差不多的那种感觉,本茨发明了汽车等等——为什么在人间天堂的感觉里,突然帝国主义战争频频爆发?有了一战,然后有了二战,有了集中营,从人间天堂到了地狱。人类文明到了这种高度为什么还会发生这种非理性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就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像卢卡奇在《理性的毁灭》认为这是因为理性太少,非理性处于主体丁梦雨。但是阿多诺的观点非常奇怪,他认为是因为理性太多,理性就变成了“工具理性”,这个今天不再细述。就是说,康德的观点关键就是“理性的自我批判”,真正的批判是面对一切对象的,因此理性自身也要受到理性批判。不能只批判别人不批判自己。这是第一个要点,这样才能防止理性变得盲目,变得愚蠢,走向自我毁灭。
第二个传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也是今天几乎没有人去讲的传统——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我面试研究生的时候会提一些很刁钻的问题,比如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副标题是什么呀?”这个答不上来没关系,但“马克思《资本论》的副标题是什么呀?”这个答不上来就不要读研了。这个副标题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很年轻的时候就讲过“批判的彻底性”有两层意思。第一,任何批判都不要怕自己做出的结论。我用我的理性得出一个结论,比如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个结论真的太可怕了——实际上这句话比我前面引述的阿多诺的那句话还要温和一些。阿多诺经常批判那些实证主义者,比如说他批判路斯,路斯说“装饰是不好的,是恶的”,如果按照他的理论走下去,应该废除所有的艺术,所有的艺术都是“装饰”,都是“无目的的”。
但是小资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是很害怕自己做出结论的,他们不肯得出自己的逻辑应该得出的结论,都是说了一半就停了。就好像说,按照实证主义者的逻辑,诗歌是应该被废除的,因为他们没有用嘛,但是他们觉得诗歌放在那里对他们这个实证主义的科学原理好像也没有什么伤害,那就让它存在吧。因为他们缺少激进的东西,很害怕自己做出的结论,总是话说到一半,觉得这个结论太可怕了就算了。这是青年马克思的第一个检验批判和彻底批判的标准。顺便说一下,彻底就是激进,两者是同一个词(radical),化学上叫“自由基”。
彻底性的第二个标准,和康德的标准是比较接近的毛若懿,因为马克思也是从启蒙的这个语境成长起来的。康德的“启蒙”是说“人要在一切事物上公开运用理性的自由”;而马克思讲的是“检验批判彻底性的第二个标准是不怕同现有势力相冲突”,就是我不害怕任何权威。这其实是西方理性传统非常简单的一个事情,叫做“我爱柏拉图,我更爱真理”。因为这个话是亚里士多德说的,他是柏拉图的学生,所以后来一般就变成“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但在中国基本上是“吾爱吾师,所以吾爱真理”或者是“吾爱真理,所以吾爱吾师”,“爱吾师即爱真理”,“爱真理就是爱吾师”,“不爱吾师就是不爱真理”。所以要讲批判,先批判自己的导师。连自己的导师都不敢反对,你乱讲什么批判。当然我们这个“批判”有个前提,陈雁升是理性的,是讲道理,不是张嘴就骂。讲道理就是有概念,有逻辑,说话要符合形式逻辑。中国现在的学生最差的三样东西,第一是语法不会,第二是修辞不行,第三逻辑没有,所以不会写文章。
那么马克思得出什么结论?他得出的结论是很吓人的。法国大革命要建立一个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但是法国大革命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罗伯斯庇尔曾经阴谋做到这一点,但发现除了搞断头台以外他没有任何办法,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或者说市民社会的基础就是必须以自私自利为它的基本的社会基石,如果不自私自利的话,这个社会是无法存在下去的,正如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面包师并不是怕你挨饿而给你烤面包的,他是为了自己赚钱才会去烤面包。就是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私利牟利,通过这个市场“看不见的手”,最后集体的利益就会最大,这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假设,叫做“亚当·斯密教条”。这个教条现在连自由主义自己都不好意思说了。但是中国的很多自由主义者还在鼓吹“亚当·斯密教条”,你让每个人都指导自己,就是你政府不要有计划,也不要干预市场。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你自己说要自由平等博爱,但你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因为生产资料是私有的,有些人(资本家)可以用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去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这就是剥削。现在这些词我们都不太讲了。这样一来,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其实是人类的史前时期,人类并没有真正开始创造自己的历史。
人类自己创造出来一个很庞大的商业交换的市场经济的王国。这样一个世界市场很庞大,就像今天中国搞一带一路也是一样的,为了产品扩大销路。现代文明就是这样,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我最近在读阿多诺又有一个体会,现代文明到底是什么统治我们?用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里的一句话叫做“抽象成为统治”。这个话很难理解,但是说具体一点就是商品、货币、资本到今天金融资本在统治着我们。现在广播里说的要投资、要理财,现在资本是富余的,但是没地方投。资本总是要有个公式,从G到G’(G是德语Geld“货币”一词的缩写),从钱到更多的钱,也就是钱要生钱啊。当然中间会有投入,购买生产资料,雇佣工人,生产出商品等等过程。但问题是当我们有了钱之后该怎么办?存银行或者是什么,当然最终还是大部分要投到生产过程中去。等发展到金融产品这块,你会产生一个错觉,就是钱是能生钱的,G—G’。中间那些生产过程被你省掉了,因为你只能看到钱生钱这个东西,你看不到整个社会。而钱是什么,金子是什么?
有个最经典的故事,发大水时,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没办法就爬到一棵树上去避难,富人有一袋金子,穷人没有金子只有馒头,富人饿得受不了了,就对穷人说:“我拿金子换你一个馒头可不可以?”“不换!”最后结果很简单,就是富人饿死了,水退了,穷人得救了。当然这些个故事都是穷人自我安慰的意识形态了,这个我们不管。这里面就说抽象成为统治,但抽象什么用也没有,光有钱不能吃、不能睡、不能住。金子只是一个具体符号,现在连具体符号都不是了。而在马克思那个时代,也就是狄更斯所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简单地说就是专制资本主义,英国法国中国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就是说,各国都要进入这样一个阶段,落后的农业国怎样进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必须经过专制资本主义这样一个阶段。但是就有很多问题出现,如童工根本没有劳动保护,没有工厂法等等。大家可以去看霍布斯鲍姆的《年代四部曲》,四本书——《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极端的年代》,他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大家不要只看《明朝那些事》,也看看“资本主义那些事”。或者看狄更斯的小说也行,《雾都孤儿》。还是刚才那个问题,你号称要文明,比如我们创造出来GDP,创造出来财富,盖出来的房子如果除以13.67亿人的话应该大家都很有钱,都有房子。为什么还没有呢?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贫困人口呢?是分配问题吗?
其实马克思告诉你不是分配问题,是生产方式问题。因此,当时很年轻的马克思达到“批判的彻底性”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是在1843年,马克思25岁的时候说了一句我认为很有名的话——“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存在的一切关系”。这完全是个人本主义的观念,和马克思主义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他用的词是“绝对命令”,这个是一个康德的道德上的词。他认为这个“绝对命令”就是必须推翻一切“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存在的关系”。所以必须改变一些不可接受的关系,马克思是不害怕他自己得出的结论的,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用新社会取而代之。
这个新社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讲“乌托邦”,新社会是什么样的我们并不一定能描述它,但是和现在这个社会肯定是不同的,这个社会是要完蛋的。所以一直到21世纪,尽管人们一次又一次给马克思的棺材盖子钉钉子,但他一次又一次出来了。我们知道德里达说“马克思的幽灵”。为什么呢?因为只要资本还存在,马克思就会存在。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不消灭,马克思就不可能真正被消灭。因为你没有找到一个新的东西来代替他。1825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开始了它的生理周期,至此它成熟了。它其实是常态,但马克思认为是病态。我们现在知道这被称作“新常态”。所以,打个比方,资本主义的“更年期”还早得很。
但是马克思的结论就是要改变,所以要取而代之,要建立“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共产党宣言》的第二章,里面有一句话“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就是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可以参看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前面引用的约翰·唐恩的祝祷文。就是任何人的损失都是我的损失,就是这个社会还有一个人是不自由的,大家就都是不自由的,如果无产阶级不自由,资产阶级也是不自由的。

下面进入批判的第三个传统,就是社会批判理论。那么我们看到这三个批判传统其实是递进的关系,背景就是我们从18、19世纪来到了20世纪,就是刚才说到的法西斯主义。市民社会自我解体,用政治教科书上的话说就是“自由资本主义被垄断资本主义所代替”。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帝国主义,以三大帝国主义战争为标志,英布战争、美西战争、日俄战争。前面说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所以法国人就造出来一个词叫“世纪末”,好端端的,突然就打了这几场战争。为什么会有帝国主义?其实教科书上说的是对的。就是帝国主义把殖民地瓜分了。就是说产品要有销路,但是国内市场已经饱和了,资本主义永远是产能过剩的。为什么经济危机?就是我有大量东西生产出来,生产能力是有富余的,但是销售不出去。所以这个时候法兰克福学派他们继承马克思这个传统,要求变革这个社会。这个主题就移到法西斯主义了,因为他们都是犹太人。
阿多诺是个富二代。我们想想,他从小过着优越的生活,突然一下子就被赶出了温柔乡,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阿多诺的思想为什么会这样激进?“悲愤出诗人”,“国家不幸诗家幸”,中国古代文论里说“物不得其平则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发愤作书”(“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所以阿多诺很多东西要放在那个历史语境下来看,那个时代和我们这个时代不一样。我用一个最俗的话讲,今天时代的主题是“和平和发展”,那个时候的主题绝对是“战争与和平”,当然你们很难进入那个语境。因为我下面会详细讲,讲第四讲的时候,还会讲到“启蒙辩证法和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所以时间关系我就不详细讲了。
关于阿多诺,可以有许多形容词来介绍他。如果用四平八稳的介绍,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先驱或者说是主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美学家,社会学家,音乐理论家,文化批评家,文学批评家等等。简单说,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我个人认为排top10是没问题的,top5也有很大机率。我个人不把他排第一二泉吟简谱。很私人的排名,维特根斯坦第一,萨特第二,阿多诺第三,海德格尔第四,福柯第五。对阿多诺的最四平八稳的介绍是,他是1903年9月11号生人,1969年8月6号去世。犹太人,“富二代”,他爸爸是酒商,叫奥斯卡·维森格伦特。他妈妈叫玛利亚·卡尔维丽 - 阿多诺·德·拉·皮亚娜。她是个意大利人,她的父母,也就是阿多诺的外公外婆,分别是个科西嘉的法国军官和德国的女歌唱家。阿多诺的姨妈是个钢琴家,他妈妈是个女高音。所以我说阿多诺的家学渊源是我们比不了的,所以他对音乐是很在行的。贴在阿多诺身上的两个常见的标签是精英主义和悲观主义。精英主义是家学渊源骨子里自带的,没办法。阿多诺15岁读康德的著作,很小就能作曲了,听的是勋伯格的东西,美学理论写的是贝克特。他是个天才,但他是个很奇怪的人。大气候和小气候共同决定的,他的家学和当时的世界的状况,所以才造就了这样一个天才。
阿多诺是个天才。哈贝马斯评价他“阿多诺是个天才。霍克海默、马尔库塞肯定不是。阿多诺具有清醒的意识,思想中常常灵犀开启,其表达力是我在见他之前和见他之后都不曾遇到的。你无法看到阿多诺思想如何产生,它们从他那里一出现就是已经完成的,这是他技艺高超之处,他也没有在自己的水平之下工作的自由,他一刻也不能将思想的张力放在一边,只要你同阿多诺在一起,你就处于思想的运动之中。阿多诺是不平凡的,他想要平凡的努力遭到了痛苦的失败”。
我跟阿多诺的关系和我跟维特根斯坦、福柯的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维特根斯坦和福柯的那些东西,我是用来崇拜的。我都不读他们的,他们是用来崇拜的。阿多诺是我用来呼吸的,我每天就是吃饭、睡觉、看阿多诺,靠着他才活了下来。最牛的是他有很多神句子。但他又是个辩证法大师,比如他说:“对于无家可归者来说,写作提供了一种偷生的手段”,结果他隔了十行又说:“甚至在写作中,作家也不准许他活着”。大家知道海德格尔老师有句名言“人,诗意的栖居”。结果阿多诺老师1944年说:“人将不再可能安居”。这句话其实在讲:现在人有钱也不对,没钱也不对。富人是有罪的,但是因此我们就不要钱了,过穷日子吗?所以他说了一句话“在错误的生活里不存在正确的生活”。这句话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就是错的,你怎么过都不对。

下面还是进入我们的文本讨论吧。那么我们还是来看这两个文本,首先第二个文本,也就是我要讲的第一个文本——《批判》,这个文本我简单的说一下。我重点是要讲《文化批评与社会》,那个文本是我们的方法论讨论的基础。
在进入《批判》这个文本之前,我要介绍一下历史语境。这是发表在某个杂志上的一篇广播稿。阿多诺当了大学教授之后,特别喜欢去广播电台。这篇1969年5月的广播讲话差不多是阿多诺最晚的一些文章之一(他1969年8月就去世了)。当然我们不能用“天鹅之歌”来形容他,因为他还没打算死呢。他为什么会死呢,这是有故事的。大家知道那个时候,用毛主席诗词讲就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全世界都在搞“文化大革命”,法国红卫兵、德国红卫兵。我的西马的课程第一节课不是讲课,而是放一部电影,《巴德尔-迈因霍夫集团》,讲德国红卫兵——红军旅(RAF)是怎么闹革命的,便于大家进入语境。阿多诺怎么死的呢?因为六个女学生羞辱阿多诺。这六个女学生是红军旅的女战士,她们不穿上装,跑到阿多诺的课堂,手挽手把阿多诺围起来。阿多诺就不堪羞辱地走了。但是为什么要羞辱他,我们要从头讲一下。
1967年6月2号,大学生们抗议伊朗国王巴列维访问德国。当然是美国支持的伊朗国王,是在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之前的一位沙阿(Shah,伊朗的国王)。德国的大学生们是反对越南战争,支持胡志明的。电影《巴德尔-迈因霍夫集团》里面有他们举着胡志明像的镜头。大学生抗议伊朗国王的访问,结果和警察发生冲突,有一个大学生就被警察打死了。有家右派的报纸媒体就开始污蔑学生,指责他们闹事。学生们的感觉呢,就像鲁迅《纪念刘和珍君》里面写的那种感觉。于是学生们封锁了这个出版社。阿多诺其实是支持学生的,是赞成社会改革的,但是阿多诺自己经历过法西斯,所以他特别警惕任何新纳粹、新法西斯的苗头。他觉得学生你们这么闹,这么暴力,表面上自居为革命,实为纳粹余孽。假如阿多诺老师活着,看到今天各种花,什么茉莉花、太阳花的,他肯定都会说这是纳粹余孽。阿多诺的这种态度当然不受学生欢迎,所以才会有女学生去羞辱他。
《批判》这篇广播稿的历史语境,就是阿多诺的批判立场在当时是很不受大家待见的。在这方面,阿多诺和马尔库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巧,1967年7月,在法兰克福大学的阿多诺和他已经在美国的老战友马尔库塞不约而同地到西柏林自由大学去做讲座。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态度中看到这个鲜明的对比。革命形势都这样如火如荼了,阿多诺还是讲他原定的报告题目,《歌德诗剧<伊菲革涅亚>中的古典主义》。这篇文章我已经找到了,在他的全集第十一卷,但还没来得翻译。于是阿多诺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报告厅打个横幅,上写“德国左翼法西斯分子欢迎古典主义者泰迪”。解释一下,“德国左翼法西斯分子”是哈贝马斯对学生们的称呼,阿多诺的名字叫“特奥多”,他的朋友都叫他“泰迪”。很巧的是,67年7月7号阿多诺做完这个报告之后,7月10号和13号,马尔库塞老师来了。讲座题目一个叫做《乌托邦的终结》,另一个叫做《论反对派的暴力问题》。这个才叫真正受到热烈的欢迎,2500到3000个学生不断用掌声打断马尔库塞的讲座。
当时德国大学里流传着一则关于阿多诺的笑话:
“街上革命了吗?”
“革啦!”
“那我们上街去吧!”
“不,我要去听阿多诺的讲座。”
这个笑话是讽刺阿多诺的。顺便说一下,法国也有个很著名的笑话——“结构上街了”。法国有很多人骂阿尔都塞,因为他只讲社会结构,不讲主体,而“结构是不会上街的”,是不可能闹革命的。等到68年学生上街去闹,就有阿尔都塞学派的人反击说“你看,结构上街了”。这是一种嘲讽。“你以为是人上街了,主体上街了。其实不对,是结构上街了”。这其实提到了那个终极问题——“你以为你是主体,其实你是客体”。你以为是你自己要上街的吗?其实你的上街是被历史的结构决定的,因为你是“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被蔑视”的。
在阿多诺这里,问题的问法是:你以为是你自己“要”看《碟中谍5》吗?其实你是被(资本、文化工业)“决定看的”。当然,今年9月11号我也去看了《碟中谍5》,我觉得是这可能是纪念阿多诺生日的最好方式。批判文化工业嘛。《碟中谍5》在最后有一个镜头就是辛迪加的头脑被关进毒气室处死了,我当时觉得这很显然可以联想到法西斯、奥斯维辛。然而这时,旁边邻座的一个男孩、一个妈妈在那里笑。我一惊,立即就发了一条微信——“我听见了极权主义的笑声”。“极权主义的笑声”恰好是《启蒙辩证法》中《文化工业》一章,“看卓别林《大独裁者》的影院里面发出的笑声是极权主义的”。
所以说,阿多诺是绝对让人受不了的,他绝对会冒犯你,侵犯你以及你做人的底线。就是让你觉得怎么活都不对了。当你问他怎么活才对的时候,他告诉你“在错误的生活里不存在正确的生活”。至少,在阿多诺看来,上街是不对的。所以学生们讽刺他,羞辱他。所以当时马尔库塞和阿多诺已经开始撕了,双方已经互相通信在争论了。我第一次来美院讲座,周老师给我的题目刚好是讲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其实很委屈,他认为自己按照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思想,才搞出来“大拒绝”策略。阿多诺却认为马尔库塞要让大学生们去作“穴居人”。“马阿之争”是很值得探讨的,是纯粹政治之争,但也涉及到哲学理念的不同。你不懂他们两人的哲学,就不会懂他们两人为什么争论。

引子: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文化?(下)2015
我们要了解争论的背景。在1967年9月5号,德国社会主义学生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召开了大会,决定要用子弹做宣传。这个时候大学生就开始罢课,占领大学。1968年12月,就把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系占领,改名斯巴达克系。大家知道革命首先是要改名字,要政治正确(东方红广场、凯达格兰大道等等)。斯巴达克系这个典故出自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翼。1919年1月,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在柏林被右派势力暗杀掉,而他们所在的组织叫做斯巴达克团。学生的这次“占领社会学系”的行动最后当然是被“清场”。然而罢课还在继续。1969年1月31号,罢课的学生跑到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一间教室里开会,大概是要研究一下如何继续搞革命之类。阿多诺很紧张,就打电话叫警察来。阿多诺特别警惕“法西斯尾巴”,他大概觉得学生占领他的教室开会这个苗头不对。警察来了之后驱散了学生,也抓了很多学生。阿多诺的博士研究生汉斯-于尔根·克拉尔(1942年生,1970年死于车祸)也被逮捕。这个事件使得阿多诺和学生的矛盾激化到不可修复的程度。在课堂上羞辱他的女学生其实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1969年7月,克拉尔上庭受审,阿多诺出庭作证。之后他就去休假了,去阿尔卑斯山滑雪了。在山上不知什么原因就心肌梗塞了,在瑞士的医院里过了几天,8月6号去世。
了解了背景,回到《批判》一文。我讲三个要点。第一,批判是受压制的,是不受待见的。对批判的敌视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这篇文章比较好懂,所以还是请同学们亲自去看一下。第二,批评为什么受到压制呢?批评在今天已经功能化了。我们今天有各种影评人、乐评人、画评人,其实都是“托儿”。用哈贝马斯的术语叫“公共领域内的再度封建化”,《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社会原来不自由是因为有权威、有官方,有政治上的压迫。现在是为了市场,为了“卖”。它的批评其实是为了卖而卖。就像《南方周末》一样,当然它会拉来很多粉丝,但它是为了卖而已。所以舆论机关会认为它高人一等,但其实这种姿态也是极权主义的,也是法西斯主义的苗头。《南方周末》和法西斯主义是一丘之貉。因为都认同一种权力,《南方周末》要征服它的粉丝,就像希特勒要征服他的“粉丝”一样,是煽动的。
第三,最后一点,有一个词是批判的最大敌人——正能量。所以我说批判是“负能量supply”,像供水供电供气那样供负能量。正能量好还是负能量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看总的趋势,看哪一个极端压倒另一个极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我们要防止一个极端压倒另一个极端。现在的社会总的趋势是正能量太多,负能量太少。人们往往会问,你批判的动机是什么?人们认为如果你不能拿出更好的东西,你就不要批判。你没有建设性嘛!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就自称“理性、建设性”。当我还在读新闻系的时候,我说我要办个报纸,标语也是五个大字“理性、破坏性”。其实应该是“理性、颠覆性”,也就是说要批判。强调“理性、建设性”,就不要批判了。这个东西用马尔库塞老师的话说叫“肯定文化”,就是说这个文化是被肯定的,只能肯定,不能否定。
提供正能量的心灵鸡汤不仅会说“你要努力”,也会说“你做不到也没关系,现在这样的生活也挺好的,也挺幸福的啊!”——鸡汤也是辩证的。所以阿多诺在这里就讲人们现在“崇拜世界,敌视批判”,这是非常有问题的。拿不出一个好的东西来,就不能批判了吗?他认为这种对肯定性的追求才是一种破坏力量的伪装。越是肯定,越是讲得好听,这些人的破坏力越是大。所以在《批判》这篇文章的最后,他改用了斯宾诺莎的一句话,“一旦充分认识并准确表达了虚假(也可译为错误)的东西,就已经标示出了正确的和更好的”。所以阿多诺的关键词就一个字——“否定”(negative)。
下面开始进入真正枯燥无味的环节了,就是进入《文化批评与社会》这个文本。真的非常枯燥,但是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是贝多芬的第十六首弦乐四重奏的第四乐章的标题,阿多诺老师评论过。为什么非如此不可呢?因为贝多芬写的曲子不受市场欢迎。他就把它改了,交了一个受市场欢迎的稿子,他把第四乐章的标题改成“非如此不可”。因为市场做决定,我们没有办法做决定。而我们今天为什么一定要这么枯燥无味呢?也是非如此不可,因为这个世界已经太有用了,太功利了,太小清新、小确幸了。所以我们这些思想、精神、哲学已经成了垃圾了。我觉得在现代语境中,我们这种东西才是垃圾,是不受欢迎的,是无家可归者。下面真正进入文本,划分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
这个文本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第一个是批判了文化和文化批判,第二个部分是讲了文化批评的辩证法,第三个大的部分是讲了文化批判的方法论,在这个部分它批判了内在批判和外在批判(或者准确的讲是超越批判)。这是康德的概念,内在性和超越性。但是我们暂且先字面上理解,内在批评和外在批评。他提出要用“辩证批评”的方法。所以说这是文化批判一个方法论的文本。
那么关注这个文本的理由是什么?我最早关注这个文本是因为《南方周末》有一期的读书版还是文化版提到阿多诺那句很有名的话——“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句话的出处就是在1955年出版的《棱镜:文化批评与社会》这个文集中打头的第一篇——《文化批评与社会》。这句话的意思是“集中营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我们理解一句话,一定要在语境中去理解,在上下文中理解,而不能孤立的理解。然而《南方周末》那篇文章对这句话的上下文的翻译驴唇不对马嘴,中文读不通。于是我找了我的一个在英国读电影学的学生,他从他们学校的图书馆里找到了《棱镜》这本书,然后一页一页扫描传给我。这是我看到的最早的文本。

下面阿多诺就要冒犯各位了。第一大部分,首先他就批判了文化和文化批判。第一个小要点是,文化批判和它所批判的文化其实是共谋的。“文化批评家对文化不满而且仅仅对文化不满”,批评家批评文化,但是这就给了我们一种错觉,他比文化高出一头,他有更好的文化。比如我们去看一个电影,好多影评人会说这是烂片。但是阿多诺说:“其实文化批评家和他所批评的文化是一丘之貉”。为什么?因为他恪守着文化的观念。在他所批判的东西里面,唯独有一样东西是他不批判的,就是文化观念本身。他从不会去质疑文化本身。而更重要的是,他和文化是共谋的。
这就涉及到刚才我们提到的第二个要点,批判的功能化。现在批评其实都是被文化付费豢养的。“它们在精神商品的市场里做导购”,我们去买CD、杂志都会有推荐,“Top10”、乐评榜等等。你怎么知道你要听什么歌?看什么电影?读什么书?用大卫·理斯曼的话说叫“他人引导型社会”,你不知道怎么办就看他人。所以批评家是用他的市场成功与否来衡量的,所以评论家其实就是“托儿”。现在的社会是需要专家的,比如明星有很多粉丝跟着他,包括今天学术也是这样的。这样一来,批评其实就与文化产品的内容无关了,因为对错已经不重要了。既然批评家骗取了一种舆论领袖、意见领袖的地位,因此文化就成了“拜物教”。
马克思有三大“拜物教批判”,“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批判御赐丑妻。那么阿多诺在这里就是“文化拜物教批判”。“拜物教”,fetish,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就很好理解了——“恋物癖”,拿一个事物去崇拜。阿多诺批判,艺术就是一个“小万神殿”,大家都要进“先贤祠”,每个搞艺术的人都想要自己要不朽。打篮球的都要进名人堂,更何况搞绘画的。以后进入艺术史,是和几个人合占一节还是一个人独占一章,画家觉得这个很重要。所以阿多诺用了一个词就是——“文化批评的共谋”,就是“文化的再度对象化”。什么叫“文化再度对象化”?“对象化”是什么?对象化就是“物化”。“物化”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词:你脑子里面有个想法,通过物质材料把你的想法转化为对象(对象就是客体,两者一个词,object)。
在哲学上,对象化就是物化。当然对象化也是异化。第一次对象化就是创作出艺术作品;第二次对象化是什么?作品成为商品。上次来讲阿多诺,我提到“电影是什么?”下面纷纷讲到各种小清新的、浪漫主义的电影定义。但是没有一个人说“电影是商品”。其实你们都知道,但你们不会这样说。所以阿多诺在1938年写的《论音乐的拜物教特性和听觉的退化》里面说“你崇拜的不是托斯卡尼尼的音乐,你是崇拜托斯卡尼尼音乐会的门票”。就像今天崇拜郎朗、李云迪的门票。这就是拜物教。文化就成了文化商品,具备了文化价值。说一个人有价值,简直是对一个人的最高侮辱。但是现在大家都不觉得是侮辱,“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把自己推销掉,就像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
所以文化批判就成了拜物教,成了拜物教以后就成了神话。“神话”又是一个阿多诺理论中的关键词,以后我们会讲奥德修斯的水手神话,这是很重要的。大家觉得神话好像是一个精神王国。整个世界就异化了,分成两个世界了:下面的世界是很凡俗的,谈钱的;上面的则觉得自己是搞精神的,搞文化的。谈钱伤感情,谈感情又伤钱又伤感情。所以精神就有了一种“虚假的独立性外观”。纵观整个艺术史,当然我不懂艺术史,你看到的只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你看到的只是一些精神的运动,其实它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历史,用马克思的话说是“生产方式”。但你觉得生产那个东西是不存在的,你觉得只有什么什么主义才是存在的,你认为那个是精神的独立的发展。所以精神史、观念史是最大的骗局,你对生产方式是不感兴趣的。所以拜物教就变成神话学了。
所以一切的原罪是什么?大家知道马克思讲共产主义,讲消灭三大分工,消灭脑体、工农、城乡三大差别。阿多诺说“一切的原罪来自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艺术家都是有罪的,谁都不要装无辜。所以说文化最终是由体制所决定的。所以今天的文化,这个文化是包括艺术在内了,它有个两难境地,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但这两条路一条是死路,另一条还是死路。第一条死路是直接参与娱乐和教化,直接效力于体制的永恒化,就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五个一工程”、“梅花奖”等等。主流,这是条死路,这就是招安、收编,给老板打工了,不管老板是谁。第二条也是死路,但看上去比第一种要好很多,这就叫“另类”(alternative)。与众不同、奇货可居,有独特价值,跟别人不一样,但最后也会回归第一条路上来。
所以资本主义的收编能力是特别强的,你再叛逆,你都会被收编进来。有人说西方国家多好,多民主自由,马克思主义也可以讲话,魏玛共和国里希特勒也可以讲话。但这才是可怕的地方,不管多另类,多叛逆,照样可以“卖”。而阿多诺其实是不“卖”的。阿多诺提到作品不畅销的一些作家,原话就说他们“客观上起到了抵抗作用,因为他们退出流通领域了”。今天艺术家都是为了卖出作品,那么怎么卖?有一句话“另类是为了更好的主流”。这就是为什么阿多诺很悲观的原因。人们“上街”也没有用了,你觉得你在抵抗,实际上只是“high”了一下,“嘉年华”了一下,第二天照样乖乖的上课、喝咖啡、写作业、搞文凭。所以在他的第一个层面,讲文化和文化批判其实都是有罪的,因为只是为了“卖”。这里讲的比较简单,由于时间关系不能逐字逐句的讲。
第二个环节叫做“文化批判的辩证法”:虽然文化批判崇拜文化的观念,显得自己高高在上,假装有一种独立自主性来批判社会,但是它毕竟用文化的观念来跟现实的社会来衡量、来比较。哲学里有个最基本的词叫“理念”(idea),其实是逻辑和概念,理念是从柏拉图那边来的。什么是理念?比如说桌子为什么叫它“桌子”,因为我们脑子里有个桌子的理念,那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现实的桌子就分有了桌子的理念。这样一来,西方就有了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这两个世界的分裂。中国没有这个,中国是天人合一的,主客体不分裂。
理念,举个例子说,亚里士多德说,“朋友啊,这个世界上没有朋友”。黑格尔解释道,“虽然是朋友,但是不符合朋友的理念”。交朋友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朋友应该是什么样子,理念是“应该”(ought to)。现实存在的这个世界是“是”(be)。艺术批评、文化理论其实很简单,就是“理念”,看艺术作品是不是符合理念。每个艺术理论都会有自己的理念,比如说,现实主义就讲要客观的反映现实,要创作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个作品是不是现实主义的,这就可以批判了。假如你有了这个理念,有了这个尺子,你就可以批判。比如,罗中立的《父亲》就很符合现实主义的理念。海德格尔老师把梵高《农夫的鞋》拿出来评判,因为符合他的存在主义的理念。理念和现实之间的对立,叫做批判的张力,张力(tension)就是紧张的程度。这样一来,文化就变成了文化批评。
在阿多诺那里,文化和文化批评,艺术和批评是不分的。在他的理念里,艺术应该成为批判。“形式即批判”。最终最重要的东西是形式。艺术以什么来批判社会?就是以特殊形式来批判。阿多诺举了卡夫卡、贝克特、乔伊斯、勋伯格的例子,大家一看这些东西就知道和现实的确不一样。现实社会是按照价值组织起来的,因为是商品交换这样一个王国;而在文化这里面,它是有自己一个形式。所以有个很重要的观念叫“自律和他律”。自律其实就是自主、自治。而我们基本上都是他律的,从小我们都教育孩子要听话,“在家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自律就很惨了,“老师在和老师不在一个样”。
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自主,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不管怎样,我觉得是对的就去做,用大卫·理斯曼的话叫“自我引导型”。这是资本主义的真正的精神,就是“首创精神”。就是英文里的企业家(entrepreneur)那个词,就是乔布斯那种精神,以自己为自己的立场,不是人云亦云,当然也不是故意要跟大家唱反调。目前为止的文化批判都有一个问题,对文化观念这个概念本身是不批判的,把文化当作一个无条件的总体接受下来,所以这就夺走了文化作为真理的要素——否定。阿多诺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否定,因为文化批判崇拜文化的观念,所以它没有否定。但阿多诺认为真正的文化批判应该是否定的,是辩证的。关键是“辩”。余其好辩哉?余不得已也。非如此不可。
所以辩证法的不同于文化批评之处就在于它将文化批评提高到扬弃文化本身这一观念的高度。“扬弃”是黑格尔很重要的一个词——“既保留又消灭”。“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宣言》里的一句话,结果一查原文,是“扬弃私有制”——基本意思是消灭,但要有保留。由此,辩证批判要讲的既否定文化的观念,通过对文化观念的否定来实现文化这一观念。因此它批判了两种批判——内在式批判和外在式批判。
外在式批判是比较好理解的,就是那种教条式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经常会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对文化的批判只要看它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行了中微家校通。这样一来问题就很简单了,但这其实是很“左”的一种态度。资产阶级的文化艺术一拿出来,都被它批判为小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的、反动的、腐朽的……。我们下面会看到卢卡奇老师基本上就是这么批的。在他那里真正的艺术只有两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就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用阿多诺老师的话说,这种文学就是“男孩儿遇见拖拉机”。资本主义国家就要搞批判现实主义,其他的都不对。所以卢卡奇是反对现代主义的。而阿多诺恰恰是赞成现代主义的,现代主义才有形式,才有自律,这我们回头再讲。所以阿多诺批判外在批评、意识形态批评,说它虽然质疑这个文化的总体,但是它想要用海绵擦掉总体,所以外在批判是一种野蛮。这其实我们都知道了,文化大革命就是这种风格,包括今天其实也很常见的风格。
最主要的批评形式是内在批评。内在批评其实是大家蛮常见的形式,就是用文化自身的规范来拷问它。就像我刚才说的,有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很多文化理念、理论,之后讲一个作品基本上都用这个标准衡量。中国的文论、画论也是这样。而现在阿多诺是对内在批评进行批评。他认为用文化自身的规范来拷问文化有两个坏处。第一个坏处是,内在批评不否定文化观念。你只会说哪一幅画、哪个作家、哪个流派不好,你不会说艺术都完蛋了,终结了,不会说所有的艺术都是垃圾。就像我们那些影评人再评哪个电影烂,这个烂,那个烂,也不会说整个电影都完蛋了。砸自己饭碗的事没人干。所以阿多诺他的原话说,这也是野蛮的。不仅外在批判是野蛮的,内在批判也是野蛮的。
“对文化的欣然占有是跟战地音乐和战场绘画相一致的”。就是说你觉得文化都是好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是有程度上的区别,大家都好,没有说“垃圾,负分,滚粗”——当然阿多诺并不是赞成这种粗暴的批评,因为他也批判了这种。所以说,他老人家说的话为什么让人搞不懂呢?他什么都批判,不知道他要干什么。阿多诺既不要内在批判也不要外在批判——当然,他认为内在批判比外在批判好一点。他要的是辩证批判:“既不要崇拜精神也不要憎恨精神,文化的辩证批判既参与文化,多西紫杉醇价格又不参与文化”。这里讲的崇拜精神就是内在批判,憎恨精神就是外在批判。
内在批判的第二个坏处是崇拜精神。换言之,崇拜“和谐”的概念。这就涉及阿多诺美学核心的东西了,他理想中的艺术应该是“不是用虚假的和谐来解决客观的矛盾”。大家看好莱坞电影最后都是“happyending”,中国叫“大团圆”。中国人民就喜欢这个,美国人民更喜欢了。悲剧已经被终结了,为什么?一定要用“虚假的和谐”来解决矛盾,所以你看好莱坞电影是没有紧张感的。大家看过《非常突然》这样一部港片吗?我估计大家没看过。杜琪峰及韦家辉的银河映像公司拍的。主人公,几个警察,前面都好好的,你以为他破了案子了,最后突然几个小流氓乱枪把主人公全部打死了,然后电影就结束了。这就是“反乌托邦”。我一进里面去也受不了的。你以为“happyending”了,可剧情就是“非常突然”,主人公说死就死了。可是我看《碟中谍5》的时候是一点都不紧张的,主人公是不会死的,死了戏就没了。欣赏艺术就是欣赏困难的克服,可是在这里都是假的,都是女性肥皂剧的公式——她遇到了麻烦、她解决了麻烦。所有问题都是这样的,大众文化产品都是这样的,是“虚假的和谐”。
所以阿多诺认为成功的作品不是“和谐”,而是要暴露矛盾。因为现在的世界是不和谐的,这是个阶级斗争的社会,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用萨特的话说“小孩子都饿死了你们还搞什么哲学”。就像“天津都大爆炸了,你们还在这画画啊!”当然阿多诺并没有这么简单。话说回来,他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他说精神是中了“魔咒”的,就是神话中一个公主中了魔咒变成天鹅,王子来了,解除了魔咒,最后“happy ending”,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个“神话”说明现在我们所有的这个社会都是中了“魔咒”的,就是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钱的魔咒”。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家都是有罪的,都是中了“魔咒”的,谁也别装无辜。这个世界是矛盾的,阿多诺认为艺术就是要暴露矛盾,不可调和。这样就通过这种否定的方式揭示了“和谐”理念。举个例子,《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什么大家爱看这个悲剧呢?这里面通过一种毁灭,让大家去向往那种不受家长干预的自由的恋爱,一种爱情的乌托邦。你看到这个戏的时候,它打动你的力量是在这个地方,是乌托邦的力量。然而乌托邦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爱情不是这样的。所以悲剧的力量在这里。阿多诺认为这就否定地表现了“和谐”的概念。通过这样一种悲剧,这样一种毁灭,通过矛盾来表现和谐。而不是通过虚假的和谐、通过大团圆来直接表现。
阿多诺有一个词叫“和解”。“和解”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概念,大家知道黑格尔哲学“到了绝对精神就达到了和解”,黑格尔那里的矛盾都是假的矛盾,是假装的。因为他讲的是正反合,否定之否定,最终还是肯定,是和解。比如说“正”是个男人,女人就是“反”,“合”起来就是家庭,男人和女人的矛盾就被扬弃了。这个例子一定要举,因为这里还有个词叫“中介”,从男人上升到家庭龙小宝,家庭是对男人的否定之否定。但是如果没有对立面“女人”,是没办法达到否定之否定的。对立面就是中介。家庭怎么再往上上升?上升到市民社会。家庭的原则是爱,市民社会的原则不是爱,而是利益。
市民社会大家都有私有财产马度云,各个家庭都追逐各自的利益。就像“亚当·斯密教条”描述的那样,这是个丛林法则,你争我夺。市民社会就是对家庭的否定。因为大家都搞私人利益了,霍布斯老师说的“人对人是狼”。贝克特的戏《残局》里面说“人对人”然后就没了。聪明人都不需要把话说全。然后怎么办呢?黑格尔老师就来“虚假的和谐”了,“你们都是特殊利益”,我们来找普遍利益的代表者——“国家”畅谈罗定,它是超越于市民社会之上,是代表普遍利益的,你们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不要撕了,国家既代表资产阶级也代表无产阶级,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你们只能被国家代表。所以是家庭、市民社会、国家,正反合。这个例子就比刚才男人、女人、家庭的例子高雅多了。从家庭上升到国家,一定要以讲求私利的市民社会为中介。否定之否定。
但中国的前资本主义社会是什么呢?家国。大家知道周代的那个分封制,都是周朝的家曹德淦,然后封给诸侯、家臣,永远是这种血缘关系的。它没有市民社会这样一个中介,没有否定性,所以黑格尔说我们中国人没有“精神”。但是在黑格尔这里,国家这种东西,伦理道德这种东西,还都属于客观精神。主观精神是说,人是有理性的,有意识的,有道德的李继周,有各种品评意识的,有优美灵魂的。客观精神则是说,人要活在社会中,《法哲学原理》主要讲“家庭、市民社会、国家”。但问题是,黑格尔认为客观精神还不是最高层,还没达到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客观精神、主观精神的辩证统一。我们这里主要是在解释“和解”这个概念。最后怎么和解呢?就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什么呢?艺术、宗教、哲学,艺术是最低的,然后是宗教,最后是哲学。然后黑格尔老师就很狂了,“等你读完了我这个哲学,你就认识到真理了”,历史就终结了。阿多诺最反对的就是这个,这个真理是假的。马克思反的也是这个。“你老人家写本书就‘和谐’了,‘和解’了,问题是社会还在那儿啊!”狄更斯可能会说,“工人还是吃不饱饭啊!苦工一天还是得工作十一个小时啊!什么你就和解了?”所以黑格尔的这个和解很假嘛!小孩子都要饿死了,黑煤窑还在那里,你们还在歌颂“俺们山西好风光”。不仅是假,而且野蛮。我们要理解阿多诺这个思想。他为什么会有“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那句话?
当然,大家不要以为不写诗就不野蛮了。不写诗问题更大。我刚才说了,两条路,一条是死路,另一条也是死路。但是问题是,你还得干,还得写,只不过你写了以后别忘了:这个世界已经变成了虚假的总体,而你写的诗歌、搞的艺术也是虚假总体的一部分。总体是不真的。资本的统治,苹果、微软一统天下,无处可逃。阿多诺他老人家很悲观,认为我们已经无事可干。
那么到底怎么办?阿多诺当然有一个办法,但这就涉及到他的美学了。简单地说,如果我们扣一下题“美学与政治”的话,阿多诺的意思是:“今天你去搞歌功颂德、歌舞升平的那种艺术,固然是有罪的,是野蛮的;但是如果你用艺术去批判社会,批判政治,同样也是有罪的,也是野蛮的”。我们有句话叫“小骂大帮忙”对吧?无论如何,闭嘴就更不对了。怎么办?需要什么样的艺术?这是他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可以考虑。但是至少我们可以说什么是错的,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这种东西。当然后现代主义这个问题他活着的时候没有遇到,这个我们以后再来讨论。
今天的课就是这些,这些东西主要是让大家有个方法论上的准备。我说了今天是暖场,主要是让大家感受一下。如果觉得阿多诺不是你的菜,你就可以走了高蔡手机网。当然,话说回来,阿多诺恐怕不是任何人的菜都昌在线网。
01|资本主义其实是人类的史前时期,人类并没有真正开始创造自己的历史王钟瑶。
02|-“街上革命了吗?”-“革啦!”-“那我们上街去吧!”-“不,我要去听阿多诺的讲座。”
文章来源:院外
延伸阅读:
艺述: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物性”问题(上)
艺述: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物性”问题(下)
中国收藏家协会当代艺术《鉴赏与收藏》高研班2019年3月18日开课!吉住涉!!

注:课程安排如遇调整,以实际安排的为准。会员8折优惠。(学费:每期7800元,时间:五天。S.A.L咨询微信:shirleyhww或QQ:842789159)三个班同时报名的学员可获得同等价格15000元的直接消费的兑换券,同时获赠3倍45000元价格的打折券(京东消费),数量有限送完为止。同时赠送5张名家名作摄影电子版作品(摄影师本人签名)现代逍遥少爷。
招收对象
从事艺术行业的投资家、企业家;
文博艺术从事艺术投资与艺术管理职业的专业人士;
预备成为美术馆管理团队的专业人士;
热爱艺术希望提高专业审美能力的收藏人士;
希望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增强文化内涵的精英人士;
艺术收藏爱好者等。

Shirley ART LIFE:关注艺术持续分享
shirleyhww@sina.vip.com(@微信shirleyhww入读者群,咨询合作)
842789159@qq.com(投稿)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使用部分文字和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并及时处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